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1. 失效形式 1)蜗杆传动齿面间的相对滑动速度大,发热量大, 故闭式蜗杆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胶合, 其次是点蚀和磨损。开式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是磨损和齿根弯曲折断。 2)由于蜗杆是螺旋齿、材质强度又高于蜗轮,所以蜗杆传动的失效经常发生在蜗轮上。 2.设计准则 1)闭式传动:a.按齿面接触强度条件设计,控制蜗轮齿面的点蚀和胶合 b.按齿跟弯曲疲劳强度条件校核,控制轮齿的弯曲折断和磨损 c.进行热平衡计算,控制温升。 2)开式传动:按齿跟弯曲疲劳强度条件设计,控制轮齿的弯曲折断和磨损蜗杆按照直轴设计, 然后进行刚度校核,控制蜗杆轴的弯曲变形。
蜗杆传动及其轴承的润滑
蜗杆减速器轴承组合的润滑与蜗杆传动的布置方案有关。当蜗杆圆周速度小于10m/s时,通常采用蜗杆布置在蜗轮下面,称为蜗杆下置式。这时蜗杆轴承组合靠油池中的润滑油润滑,比较方便。蜗杆浸油深度为(0.75~1.0)h,h为蜗杆的螺牙高(或全齿高)。当蜗杆轴承的浸油深度已达到要求,蜗杆浸油深度不够时,可在蜗杆轴上设溅油环。利用溅油环飞溅的油来润滑传动零件及轴承,这样也可防止蜗杆轴承浸油过深。
当蜗杆圆周率大于10m/s时,采用蜗杆置于蜗轮上面的布置方式,称为上置式。其蜗轮速度低,搅油损失小,油池中杂质和磨料进入啮合处的可能性小。
蜗轮蜗杆仿生的命名的由来
蜗壳的螺旋造型太奇特了,发明了蜗轮蜗杆装置时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名字,是因为后续的研究发现这样的机构能传递很大的力,但相对于齿轮机构来说蜗轮蜗杆应用从大动力的传输事情,到小负荷、精确的角度传输都可以见到的应用,蜗轮蜗杆具有减速及增长转矩成果,因此普遍应用在速度与扭矩的转换配置。蜗轮蜗杆减速装置。具有体积小、速比大、传动自锁、噪音低等优点,具有手动装置,便于安装调试时使用。之所以叫蜗轮蜗杆,由是仿生学而来的释义,蜗轮蜗杆的运行是非常慢的,但却是大有用处的是仿生的命名。
姓名: | 周先生 ( 销售经理 ) |
手机: | 18029025329 |
业务 QQ: | 2587149605 |
公司地址: | 广东省东莞市横沥镇水边松元路6号 |
电话: | 0769-85247189 |
传真: | 0769-852472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