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发展史2
19世纪后期,由于汽轮机、内燃机和其他高速重载机械要求齿轮加工的精度和生产率更高,人们重视并发展用展成法加工齿轮,滚齿法不断完善。
1897年,美国的E.R.费洛斯发明了用盘形插齿刀按展成法加工齿轮,同时创造了用大平面砂轮展成磨削插齿刀的方法。20世纪初,英国的T.汉佩奇研究了蜗杆砂轮磨齿法。20年代出现剃齿法。50年代末珩齿工艺开始应用。
1824年,英国的J.怀特开始利用指形铣刀加工时钟用的锥齿轮。
1865年欧洲时钟匠波茨创造了用刨刀按靠模仿形刨削锥齿轮的方法。1884年美国的H.比尔格拉姆首先用单刃刨刀按展成法刨削锥齿轮。
1898年,美国的J.E.格利森发明了用旋转的端面铣刀盘按展成法铣削弧齿锥齿轮。20世纪初,汽车工业迅速发展,汽车后桥传动用锥齿轮的大量制造,促进了锥齿轮加工技术的发展。
齿轮加工:双刀盘铣齿
双刀盘铣齿 利用一对直线刃口在凹锥面上的盘铣刀的刀齿互相交错地分别铣削一个齿槽的两个侧面, 铣出的齿面略带鼓形。
展成运动可由工件单独完成,也可由工件与刀具共同完成。由于成对盘铣刀与工件之间无齿长方向的相对运动,切出齿槽的底部是圆弧形的,故模数和齿长都受到限制。双刀盘铣齿一般用以加工中、小模数(m ≤6毫米) 的锥齿轮。
双刀盘铣齿生产率较高,但刀具较复杂,适用于成批生产。
齿轮加工方法:展成法切齿、滚齿。
展成法切齿 利用轮廓与被切齿轮轮廓相共轭的刀具(或磨具),并通过轮坯与刀具间的展成运动将齿切出。展成法切齿能用一把刀具(或磨具)加工同一模数中不同齿数的齿轮,在齿轮加工中应用广,常用的有插齿、滚齿、剃齿、珩齿、磨齿。
滚齿 利用蜗杆形的齿轮滚刀在滚齿机上加工外啮合的直齿、斜齿圆柱齿轮(图3)。滚齿时,滚刀相当于一个螺旋角很大的斜齿轮与被切齿轮作空间交轴啮合,滚刀的旋转形成连续的切削运动。加工直齿轮时,滚刀每转一周,工件齿轮转过的齿数等于滚刀的头数,形成展成运动并包络切出齿形。为了切出全部齿宽,滚刀还沿工件轴向进给。加工斜齿轮时,随着滚刀沿工件的轴向进给,工件还应附加一个与斜齿轮的螺旋角相适应的旋转运动。滚齿的加工精度一般为6~8级,特精滚齿可达4级。滚齿是连续切削,无退刀和空程,故生产率高。当采用高速钢滚刀时,切削速度一般为40米/分左右;采用硬质合金滚刀的高速滚齿,切削速度可达200米/分左右。滚齿不能加工内齿轮和空刀槽较窄的多联齿轮。
姓名: | 周先生 ( 销售经理 ) |
手机: | 18029025329 |
业务 QQ: | 2587149605 |
公司地址: | 广东省东莞市横沥镇水边松元路6号 |
电话: | 0769-85247189 |
传真: | 0769-85247279 |